新三板遭遇猛烈“摘牌潮” 赴港上市或成趨勢

發布日期:2018-07-10 17:36:29  作者:管理员  瀏覽量:1031

image.png

2013以來,新三板市場每年新增掛牌企業數量都超過數千家。但是,在公開市場資源配置的規律下,絕大多數企業掛牌新三板無法得到期待的收益,導致近年掛牌企業數量出現停滯增長甚至負增長趨勢。

 

掛牌企業數量停滯的背後,是新三板逐漸開始顯現的“摘牌潮”。資料顯示,2017年全年新三板市場摘牌的企業數量高達709家,是此前數年總和的7倍之多。

 

2018年,新三板的“摘牌潮”變得更猛烈。



截至314日,2018年以來共有219家公司正式終止掛牌。其中,20181月共有109家公司摘牌,遠超2017年月平均摘牌家數。即使在春節休市的2月份,也有64家公司摘牌。照此速度,2018年全年新三板摘牌企業數量或突破1000家,新三板市場可能迎來負增長的時代。

 

有意思的是,在上述摘牌企業中,除常規性籌備A股上市外,赴港上市成為一些企業IPO的新選擇。如華圖教育今年2月份摘牌後,最近傳出將去香港上市。

 

一、IPO並購成摘牌直接原因

 

2017年,新三板市場遇冷和監管趨嚴等多種因素作用下,企業摘牌大潮掀起,全年709家企業正式從新三板摘牌,其中主動申請摘牌的企業數量超過600家,另有部分未發佈半年報、年報的企業及整改不合規的私募機構被強制摘牌。

 

根據統計,在2008年至2013年間,新三板正式向全國擴容之前,摘牌總數僅7家,2014年增加至16家,2015年為13家。2016年,隨著掛牌企業數量基數增大及市場回歸冷靜,當年摘牌數量增至56家。

 

為什麼2017年新三板市場摘牌企業的數量大幅增長?分析人士認為,IPO、並購是兩大直接原因,公司發生重大變動、融資需要、監管處罰、業績變動等是其他重要誘因。

 

2016年末,證監會開始推行IPO常態化,IPO發審節奏加快對新三板企業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並購方面,2017年新三板市場並購活躍,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企業熱度不減。據統計,201738例上市公司並購新三板案例完成,同比增長52%,其中基礎層小規模成長性較好的企業更受青睞。

 

二、並不樂觀的融資情況是摘牌的一大原因

 

摘牌原因方面,除了常見的“配合公司發展戰略需要”外,已有多家公司直言摘牌基於股權流動性不足、降低運營成本、公司業務發展需要等考慮。所以,新三板一級市場並不樂觀的融資情況也是掛牌公司選擇摘牌的一大原因。統計資料顯示,上述219家摘牌企業中,至少有93家企業掛牌期間未實現融資。

 

典型案例如佛山青松(834813)201815日起,佛山青松終止在新三板掛牌。佛山青松坦言,“公司自掛牌以來,未發生過股票轉讓、未能成功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等,為節約公司成本,決定主動申請摘牌。”

 

掛牌期間,佛山青松未通過股票發行實現融資。實際上,佛山青松2016125日發佈股票發行方案,擬以5/股的價格發行不超過200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000萬元,後被董事會終止。

 

資料統計,20181——2月,新三板共完成募資119億元。1月份,148家掛牌公司完成定增融資,募集資金90億元。此外,2月份受節假日影響,募集資金總額僅為29億元。與去年同期比,2018年前兩個月掛牌公司定增融資額同比下降約38%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近期,多家掛牌公司在宣佈終止掛牌的同時宣佈終止尚未完成的股票發行方案。

 

根據股轉公司官網資訊統計,2018年以來共有約500家掛牌公司宣佈擬摘牌。其中,維特科思(832931)、天財商龍(834556)、天線寶寶(834580)等多家掛牌公司在宣佈擬摘牌同時宣佈終止尚未完成的股票發行方案。

綜合自網路

image.png